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之路特别致敬2019年法学考研调剂

赵广开 学术之路 2021-09-16

近期本来打算写一篇关于法学考研调剂的文章,但是限于比较懒惰,加上一些涉及院系的文章如果表达不当可能还会引来非议,因此也就作罢。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很多立足于我接触的几百位2019年法学考研调剂考生,很显然会不自然的将一些例子写入文中,人家本来就不容易,日后再批评人家甚是不好,特别是为啥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不是考生不努力,也不是各大法学院负责研究生招生、调剂的老师不辛苦,而是我们被一些客观的现实制约住了。例如,全国大部分法学院并没有很好的职业规划课程,很多法学学子研究生毕业也不清楚法学到底是干啥,除了实现公平正义等口号式的回应好像没啥好说的。再如,全国大部分法学院的老师对考研、考博并不了解,更不了解最近几年考研、考博所出现的新生态,只是简单的凭借十多年前的印象以及极个别的学生告诉其考上某某学校的喜讯就指导学生报考某些院校,甚或找关系、走感情牌的博士招生选择早已被发论文、无法毕业等现实被导师否定,博导们的招生政策虽然有感情的因素,但是早已把更多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学术潜力以及未来的就业上,诸如名校不是怕你普通院校的学生不能毕业,写不好论文,而是现实是北京、上海等地以及名校招录教师的标准早已限制为本硕为重点院校,所以导师们也很无奈,我可以招你,但是无法保证你找到对等的工作,因此名校博导卡学生出身的情形自然成为情理中的事情,只不过不好对外说罢了。


更严重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固有的错误育人理念,这些理念导致我们很多人始终无法走出那些思想误区。举个简单的例子,“父母在不远游”小学课本中的话是否影响力你的大学志愿选择以及毕业选择,其实这个理念早已过时,但是始终束缚着我们。又如在你的印象中,中国学生的学习之路是否还是“本科法学四年+研究生学硕3年+博士3-4年”,可是你是否知道现实中名校以及有钱人的学生早已开启“本科3年+2年外国法学博士学位、本科4年+LLM1年+博士3-4年、本科4年+硕博连读5年、本科直博8年”。甚或关于调剂的规划,你的脑海中还是只有“要么调剂,要么二战”,而人家早已开启“法律硕士2年+清北人2年学硕”也是4年,你获得的可能是一个普通院校的法学硕士(二战考名校大部分还是调剂),而人家获得的是双硕士甚或是法律硕士2年+申博。


其实我们普通院校的学生与名校的学生在智力以及努力程度上并没有太多差别,差别就在于在合适的时候有人告诉你还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以走,而且你有资格走、且敢走(如考研、出国留学、交换生、参加大型比赛),而我们普通院校的学生好像只有看书、考试才是自己应该关心的。


其实上面两段是构思的一篇短文(不要让“过时”的教育理念局限了你的发展)的核心内容,放在这里可能有点偏题,不过还是非常想放在这里。在此也给你一个题目“五一对于农村出身的学生来说确实是劳动节,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因为父母在此期间在家辛勤劳动,你如果不回家劳动或者不在校学习,是否有一种愧疚感?”如果你放不下这个负担,可能你会很累,你会错过很多机会,特别是很多农村出来的人为啥大学没有谈恋爱,回家干农活去了,为啥没有创业,在整块假期回家干农活去了。我们不是说不应该回家干活,而是应该反思为啥假期你只有这一个选择,而把诸如社交、旅游、创业等都自动抛弃,可能这对你的发展更重要。


好了,回到考研调剂的问题上。为啥要致敬他们呢,因为很多考生根本就不清楚自己为啥读研,不了解自我,不了解中国的法学教育现状,因此关于调剂更是不知所措。对于院校选择更是存在固有的偏见,对于法学教育体系以及未来发展也是一知半解,因此他们在不断的更改自己的选择。再者一些人不知道如何评估考研复试、考研调剂,被一些网上的言论左右,或者固有偏见左右,明明自己可以上一志愿而是去调剂,来回折腾。明明自己可以顺利调剂,但是不清楚如何评估院校,跟着大部队扎堆选择调剂当然只能失败。还有一个非常深的错误理念“过于关于一般情形,过于关注往年分数线,过于关注别人怎么看?他始终不清楚你不是要跟平均数较量,而是要与你自己、与对手较量。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看到考研调剂面临超多的申请量、电话咨询,老师们很辛苦;我们看到老师只能无奈的按照分数通知调剂考生进入复试,而不少人只是申请着玩玩,不去复试,或者去了也不会同意录取,最后导致老师们只能一轮又一轮的更换考生;我们看到如何看待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如何看待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很多人并没有想清楚,因此考生往往今天还积极申请,明天就后悔,反悔,因此放弃,负责招办的老师们无奈啊;......当然还有很多无奈的情景,我们看到的是很多院校的调剂轮数不断刷新历史,当然我们也不否认部分院校在调剂过程中做的很不地道,导致考生与院校之间的相互不信任与猜忌。也有不少考生由于高分考生的频频出手,导致始终没有调剂机会。百万考研大军选择调剂!B区开始拒绝高分学生!史上最难调剂年?考研调剂流程:一个涉及制度公平性的质疑2019年考研调剂的正确思路与十大步骤


希望这句话不要成真“超量的调剂申请,最低的入学率”。


好了,咱们看一下部分院校的调剂吧,特别致敬这些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老师们,组织考生调剂复试不容易啊。“电话不停响,问题都一样”“忙回答、忙审核、忙通知、忙面试、忙告知”。


当然还有很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